小微湿地:社区之宝

小微湿地:社区之宝

北京北辰中心花园小微湿地

  这里是北辰中心花园里的一块小微湿地,也是北京的第一块小微湿地,地盘虽不大,其亮相却堪称北京绿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青蛙、野鸭、黄鼠狼都来了

  北辰中心花园面积52000平方米,是一块老牌绿地,为服务于1990年的亚运会而建设,园内有一棵邓小平栽植的白皮松,现已枝繁叶茂。

  这里位处北四环奥运功能区,寸土寸金;站在花园里环顾,四周均被高楼环绕,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公寓、购物中心、大型居民区阻隔了远处的天空,令视野局限在花园头顶的区域;对周边高楼里的人而言,这方公共绿色空间弥足珍贵。

  小微湿地是这里的一个“园中园”,面积仅4100平方米,比半个标准足球场稍大一点,位于花园中南部,由园内的一处低洼旱溪改造而来。此处原本景观欠佳,溪底鹅卵石裸露在外,甚至黄土可见。

  如今旧貌换新颜,变成了一处溪水潺潺、荷花亭亭、芦苇摇曳、鸟鸣蝶舞的生态小空间,也是花园里唯一一处有水面的所在。

  它的建设启动于2018年,正式亮相于2019年夏天,不久之后,晚上来此遛弯纳凉的市民惊喜地听到了蛙鸣声:“家门口好多年没听见过青蛙叫了,感觉真是亲切。”

  一对野鸭夫妇也看上了这里,在此安家落户,筑了巢,下了蛋,还孵出来9个野鸭宝宝,一家11口在荷花池、芦苇丛中嬉戏觅食的场景常常引得游人驻足,小朋友们尤为欢欣雀跃。

  冬季到来,野鸭一家迁徙去了温暖的南方,2020年春天,工作人员惊喜发现野鸭夫妇回到了这里,并且又孵下了10个蛋。

  自然界真是神奇,完全不需要给这些动物发什么微信定位,只要条件合适,都能自己找到地方。

  观察湿地品质,一个重要标准是生态链条的丰富性,植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鸟类和哺乳类,逐步提高。这块小微湿地建成时,工作人员投放了10斤小鱼和一些锦鲤作为生态基底,后来,蜻蜓、蝴蝶、青蛙自动出现了,野鸭的到来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而刺猬和黄鼠狼的出现更令人惊喜。如果,能再来些鸳鸯等珍稀鸟类就更好了。

“小微湿地就像城市里面生物的一个踏脚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湿地专家崔丽娟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我们在一片泥潭里,需要踩着一块一块的石头才能往前行走。”

  她说,在大城市里不可能建立完全连通的生物廊道,但如果相隔很远才有一个落脚点,它们的生存会遭遇困境,“这种轻便的、踏脚石型的生态建设,有意义且可行,为城里的小动物们尤其是极大量的两栖类和昆虫提供了好的栖息环境,称得上是个庇护所。”

  人气聚集地

  这里带着点郊外的野意,动物喜欢,人亦喜欢。

  这个仅占花园面积8%的园中园,其人气超过92%区域的人气之和:围着这一泓清水,有小朋友在跳绳,中年男子打太极,大爷带着孙子遛弯,几位穿保安服的男子斜靠长廊柱在养神……

  一位阿姨从附近的安慧里小区过来,步行需10余分钟,她说小微湿地开放后,她便放弃了去小区广场绿地的习惯,改为每日来这里散步透气;她最喜欢在芦苇池边看游鱼,金色的锦鲤、灰青色的叫不上名字的小鱼儿在水中游弋,“一待就能待上一两小时。”

  夏康是这块小微湿地的主设计师,很巧家就在附近,现在他每周都会带孩子来一次,亲近自然兼生态教育,“远一点可以去郊区的野鸭湖湿地公园,中一点可以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都是不同尺度的,但家附近有这么一个小的,抬脚就能到,就变成一种日常了。”

  在崔丽娟看来,小微湿地是在城市化加速、城市人口不断聚集的大背景下,大都市中心城区里人与自然和解的一种好方式。

  经济的发展令身处高楼的人们对青山绿水的需求日益强烈,可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也有限,市中心里建设大面积的湿地越来越不现实,而小微湿地可利用现有的池塘、沟渠、集水坑等来建设。

  “它的意义不在于说喊一喊口号,说城市湿地面积增加了多少——100个小微湿地加起来对湿地率能有多大贡献呢,可能0.1%都不到。它是实实在在提供生态效益,提升生活品质,多亲近湿地对人这个物种的发育都会特别好。”崔丽娟说。

  “让城里孩子在家门口听到蛙声、看到蝌蚪,每次想到这个,我都会忍不住激动兴奋。”崔丽娟对这个项目由衷点赞。

  崔丽娟出生于吉林白城,那里有着向海和莫莫格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她自小看着家乡的绿草连天、碧水游鱼、雁飞鹤舞长大,深知大自然对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意义;在郊区考察、工作时,她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在郊外水边看蝌蚪,孩子的欢快之情令她印象深刻,“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就像呼吸一样,因为人就是从自然里走出来的。”

  通过营造小微湿地,给孩子带来更多童年乐趣,也给成年人提供一种乡愁记忆。

小微湿地:社区之宝

北辰中心花园小微湿地位置示意图

  五脏俱全

  方案反复修改了十几次,因为一开始的方案“园林化痕迹太明显”。

  夏康来自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所学专业是风景园林,从业16年,以前接手过不少街心公园、乡村公园案例。但这个项目对于生态的需求超乎夏康的预料,“委托方和我们公司领导都在反复强调,既要营造丰富的生境,植物配置也一定要丰富,尤其食源和蜜源植物必不可少。”

  什么是小微湿地?水池边树立的一块牌子上这样写着:“小微湿地是依据昆虫、鱼类、两栖和爬行类以及鸟类等湿地动植物生存所需的栖息地条件,构建结构完整并具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小型湿地生态系统。”

  为小微湿地项目把“生态关”的,是来自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里若干位研究湿地、研究野生动物的教授级专家。

  “生态为主、兼顾景观,小湿地、大生态”的设计原则在夏康的思路中不断被强化。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终这里营造出了乔木林、灌丛、浅滩、生境岛、深水区等多样化生境,种植的蜜源类、浆果类、坚果类植物高达20余种,如元宝枫、旱柳、白皮松、海棠、山桃、山楂、金银木等,可在不同季节为昆虫和小动物们提供食物来源。

  芦苇、荷花、菖蒲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水生植物,但这次,在湿地专家的建议下,菹草与金鱼藻等沉水植物被种植于水底,用于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共生生态,既可产生更多氧气,又可为鱼类、涉禽类提供丰富的栖息环境。

  水池驳岸也一改以往常用的平整式、硬朗式设计,采用了自然过渡式和洞穴式,为蛙类提供了更理想的栖息环境。

  夏康说,同样是小面积的绿化区块,口袋公园、街心公园更多考虑市民的休闲功能,因此绿植与座椅是其首要的设计考量因素,小微湿地的独特性在于生态系统的构建,这是绿化理念的进步,也是生活品质的进步。

  “生态的核心就是生物多样性,它有更大的包容性,不单是为人服务,而是各种生物和谐共生。”夏康说,比如大草坪能为人的活动提供很多功能,但小动物们并不那么喜欢,因为生境太单一。

  以前大家提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第一反应都在郊区野外,生态学领域的专家似乎更多活跃在郊野,城市绿地则更讲究景观设计之美、雕琢之美,但这种理念在不断融合,现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小微湿地就是在将自然的生态融入城市中来。

  夏康以绿化行业技术人员的视角进行了解读:“大学里,园林专业先入为主的是如何造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林学院先入为主的是生态。如果只追求生态,会过于野性,和人产生距离感,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只追求景观美,难免忽视生态功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北京市海拔高差超过2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生境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据调查,现在北京湿地内共有湿地植物70科369种,野生动物共36科202种。

小微湿地:社区之宝

北辰中心花园小微湿地

  标杆效应

  既然动物喜欢,人也喜欢,中心花园的面积也够大,为什么不把它做大一些呢?

  这是北京市的第一块小微湿地,肩负着为北京未来小微湿地建设示范和引领的责任,各方因素都经过仔细考量与斟酌。2020年北京市的湿地建设与恢复工作,小微湿地是重要切入点;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湿地初步规划是每年恢复建设600公顷,新增湿地将以小微湿地为主。

  广义的小微湿地,其面积在80000平方米以下,但北京市土地资源有限,力推的是10000平方米以下的小微湿地建设,摸底情况显示,全市10000平方米以下的现状小微湿地有5000余处,可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提升。

  这里选择的是北辰中心花园里的一处低洼地,原有的生态基底良好,拥有水源,引水、蓄水、维护便捷,可谓是“因势利导”。

  “如果在广州建小微湿地,首要考虑的应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在缺水的北京,首要考虑的一定是水的持续性。”崔丽娟强调,这事看着简单,要做好不简单,“如果随便找块地挖个坑、放点水,不可能种沉水植物——过几天水就干了。”

  夏康做了调研与计算:这里平均水深0.6m,储水量约为480m3,汇水面积为0.8hm3,水面蒸发量每天约6mm,每天损失水量约4.5m3,旱季可以从中水管道或者绿地浇灌地表径流补水,雨季采用收集雨水补充,多余雨水净化处理后可以用于浇灌或者排入市政管网,在汛期也能满足该区域雨水的收集容量。

  选择此处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国际会议中心、高端酒店和大型居民区环绕,拥有良好的窗口示范效应。项目组踏查、比选了城区及昌平、延庆、顺义、房山、通州的20余个地块,综合各方因素最终圈定此处。

  “放别地儿也照样建,但搁这儿产生的社会效应、宣教作用成几何倍数放大了。”夏康说各方对这个位置都非常满意。

  它确实起到了典范先锋的作用,亮相之后,媒体纷纷予以关注,环保社团组织如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成员慕名而来,许多园林景观从业者也来这里观摩,收到的反馈令人相当欣慰,“大家一致给予了好评,并将其视为某种风向标性质的事件。”

  北京市各区园林系统均派代表来现场观摩,亲身感受小微湿地的魅力,理念因此得以升级,回去后都在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推动小微湿地建设。到2025年,北京将建设50处以上的小微湿地;地方标准《小微湿地建设技术规程》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位于怀柔的第二块小微湿地已在建设之中,这是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郊区小微湿地示范项目。

  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已列入2018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目前,正计划纳入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中。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小微湿地保护管理研究工作,加大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充分发挥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10月,《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加入公约26年来首次提出的《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草案。

  “湿地虽小微,意义却重大。” 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张明祥如此评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不代表花卉网立场.发布者:花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ethm.com/hydt/5581.html

(0)
花网的头像花网
上一篇 2023年2月2日 下午6:36
下一篇 2023年2月2日 下午6:39

相关推荐

  • 签订意向合同4.2亿元,第十八届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开幕

    4月27日上午,第十八届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在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泰山国际花木城开幕。 本届苗交会为期三天,由泰安市人民政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泰山区人民政府、泰安市林业局承办。展会以“推动科学绿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设置园林园艺展区、盆景展区、园林机械展区、室外盆景展区、室外苗木展区、室外景观树展区六大展区,展…

    2023年4月28日
    001.4K
  • 我国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 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

    2月3日,国家林草局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等林草重点生态工程有关情况。 国家林草局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工程通过严格森林管护、有序停伐减产、培育后备资源、科学开展修复、有力保障民…

    2023年2月5日
    001.3K
  • 全国球宿根花卉领域“大咖”聚昆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4日,以“发展球宿根花卉,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球宿根花卉年会在昆明举行,全国球宿根花卉研究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深入交流和充分展示我国球宿根花卉科技与产业创新进展,探讨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浪潮,进一步推进球宿根花卉研究与应用,更好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   “一花引来万花开”,凭借得天独厚…

    2023年7月25日
    001.7K
  • 虹越花卉IPO期内持续减员,三年来员工只剩一半

    1月3日消息,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越花卉)IPO近日获北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据乐居财经查阅,报告期内,虹越花卉主营业务分为花卉种子种苗、盆器资材、花展服务及工程三大板块,收入主要来源于花卉种子种苗和盆器资材。 2019年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员工人数不断减少,分别为551人、455人、316人、277人。截至202…

    行业动态 2023年1月3日
    001.8K
  • 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严赋憬)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3日表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记者是从国家林草局3日举行的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上述消息的。 发布会上,张利明介绍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三方面…

    行业动态 2023年2月5日
    001.9K
  • 探营岭南花卉市场:蝴蝶兰年桔价格略上涨 销售仍火爆

    今年的年花、年桔贵吗?记者提前探营岭南花卉市场—— 今年的年花、年桔贵吗?1月4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岭南花卉市场。作为我国大型花卉综合零售批发市场之一,岭南花卉市场近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年花、年桔。记者发现,虽然今年部分年花、年桔的价格略微上涨,但仍在市民接受范围内。 蝴蝶兰年桔价格略上涨 岭南花卉市场经理何永告诉记者:“蝴蝶兰、剑兰…

    2023年1月5日
    001.4K
  • 郑泽新:促进花卉产业数字化发展

    东南网1月15日讯 漳州水仙花、漳浦蝴蝶兰、延平百合花、永春尖叶桂、屏南兰花……近年来,福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全省花卉苗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164.8亿元,同比增长9.6%,超过云南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产业区。 今年两会上,有不少委员带来促进我省花卉苗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永春海峡花卉文旅产业园董事长郑泽新就是其中之一。 “我从事花卉苗木行业20…

    行业动态 2023年1月15日
    001.5K
  • 云南的鲜花如何实现品种突破

    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

    2023年1月1日
    001.6K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欢迎来到花卉网,提供花卉新闻、苗木资讯、花木供求、苗木价格、家庭养花、展会等相关信息。